随着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提高,商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有部分企业在保护商标的过程中发现,品牌商标竟然被外国商人批量注册了。
近日,武汉大学官方公布了武大教授跨洋成功追讨被抢注商标事迹,据了解,目前被智利商人抢注的137件商标,已经无偿归还给中国企业。
100多家玩具企业商标遭外籍商人抢注
去年8月份,我国驻外使领馆发布预警称,我国100多家玩具厂名及商标都被外籍商人在智利工业产业局注册成功。这预警也引起了广州汕头澄海方面的警觉,因为此次商标遭抢注的企业有9成都在澄海。澄海是全国知名的玩具生产基地,年产值500亿左右,其中8成以上都是靠出口。
据我所知,这几年澄海的玩具在南美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且多从智利转口,如此多的商标被抢注,这便意味着我国正宗的玩具在南美可能会成为“冒牌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此前也有不少国内企业商标在智利遭抢注,虽然企业有组织维权,但几乎都已失败告终。
武大教授不负众望,成功夺回商标
由于中国与智利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存在沟通障碍,要想打赢官司,实在不易。最后,这个重担就落在武汉大学宁立志教授的身上。
2017年,武大教授带领律师组成员飞往智利开始了艰难的谈判。据了解,谈判时,对方律师表示中国企业没有在智利注册商标,抢注人的行为合法;中国代表团表示,一次性抢注这么多中国商标,却没有相应的生产能力,造成大量的商标闲置,这既是恶意注册又构成知识产权不当集中。
在谈判的过程中,对方表示注册商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希望中国企业可以购买商标,不过此举遭到中国代表团的拒绝。在此后多方的谈判中,我国明显处于优势,最后智利抢注行为人同意将其在智利抢注的137件商标,以无偿转让的形式全部归还中国企业。
对此,国内专家也予高度评价:“此次维权的成功,不仅为中国企业挽回了巨大的损失,也为中国企业解决商标海外抢注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
海外商标抢注绝非个例,企业应该做好保护
实际上,国内企业商标遭海外人士抢注早已有之。武汉大学教授宁立志表示:我国约有15%的品牌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商标一旦被抢注,就面临尴尬的处境。要么花钱去买商标,要么退出当地市场,更甚至更改商标名称,无论如何对企业而言,损失都非常大。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越来越大,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只有做好商标保护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