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毫无节操的双眼皮、红嘴唇的假兵马俑事件之后,最近又有一个山寨兵马俑的事件出现。不过,上次假兵马俑是在西安,而这次山寨兵马俑则出现在距离西安有千里之遥的安徽,而且规模浩大,从图片来看,上千个兵马俑确实挺有气势,但也难掩其山寨本质。
地处安徽的山寨兵马俑群,确实挺有“气势”
而“身怀”正牌兵马俑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安徽的山寨兵马俑群景区并没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许可和授权,该院已对此发布律师声明。
根据声明的内容表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享有名称权,同时手里还握着“兵马俑”、“秦俑”、“秦始皇兵马俑”等注册商标。既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手里既有正牌兵马俑,又拥有“正版”对应的诸多种“权”,又为何会屡遭侵权呢?
兵马俑被山寨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次曝光的山寨兵马俑形象更加雷人
带着这样的疑问,老高决定从熟悉的商标领域切入,去探寻一下答案。
根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律师声明中提到的商标名称,老高迅速在商标局查询到了这些商标。乍一看商标记录,虽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名下的商标并不算多,但是也有大几十件,而且关键类目基本都有覆盖,这一点已经比有些博物馆完全放弃保护商标的情况好多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商标记录也有大几十件,不少了
但是,随着老高对其中的商标进行逐一查看,事情的端倪也逐渐浮现。从商标申请时间上来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商标注册时间基本是在1998年及到2000年之间,时间上不算太早,毕竟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就已经开馆。
抛开商标注册时间不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商标现状也确实不容乐观——博物馆的不少“兵马俑”商标处于商标无效或者被驳回的状态,真正有效的商标仅有数件,虽然核心类别的39类旅游商标状况OK,但是对于拥有强大文化周边延伸能力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兵马俑”注册商标,39类算是其核心类别
更严重的是,不少兵马俑相关商标并不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手里,而是被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抢先注册了——从下图就能看出,有多少人参与了“兵马俑”的争夺战,不少“兵马俑”也确实已经被人从博物馆手中夺走。而且,从这些商标的商标记录来看,博物馆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反击。
那么多“兵马俑”,博物馆名下的却只有……
看完兵马俑的商标情况,老高也大概对兵马俑频频被山寨的缘由也下了个大胆的猜测——博物馆对于侵权的反应太过缓慢,导致经常处于被动之中。虽然安徽这个假兵马俑隔得远可能不好发现,但是之前那个假兵马俑可是就发生在“家门口”多年,难道都没发现?
而对于商标来说,“亡羊”固然也能“补牢”,但是代价可能是承担不起的,亡羊补牢,总不如积谷防饥。
更多商标实时资讯,请关注“易名商标注册”公众号,偷偷告诉你: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就能关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