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一句“嘿Siri,来段B-Box吧”。不过你知道吗?“陪聊机器人”之间也有专利大战,就在近日,小i机械人大胆叫板苹果Siri,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来源:中国庭审公开网
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该案涉及到“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牵涉到苹果公司iPod、iPhone以及iPad搭载的Siri智能语音助手是否侵犯上海智臻公司专利权。
2012年,苹果公司向专利复审委提起专利权无效宣告申请。
2013年,专利复审委驳回无效申请。
2014年,一审法院驳回苹果公司行政起诉。
2014年,北京高院逆转支持了苹果公司的行政上诉。
2016年,专利权人智臻公司向最高院申请再审。
11月1日,最高院公开审理,本案未当庭宣判。
本案争议焦点
a、说明书是否公开不充分;
b、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是否不清楚。
核心法条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权利要求应当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完整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
小i机械人与苹果的人工智能软件Siri的专利诉讼纠缠多年,案件上诉至中国最高人民法院。
小i创办人袁辉指,案件正待开庭处理,未能再评论细节,但他强调早在苹果2011年发布Siri之前,公司已经申请专利,“从历史上来看,我们是创新者和引领者,而不是follower”。
官司争议主要涉及聊天机械人的专利权,小i专利涉及提供人工智能对话系统,小i在200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2009年获得授权专利。
2011年,苹果宣布iPhone 4s等手机引入语音系统Siri,一年后,小i起诉苹果侵犯知识产权,苹果于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宣告小i的专利无效。
2013年9月,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小i专利有效裁决,苹果不服提出行政诉讼被驳回,之后再向北京市高级法院上诉。
北京市高级法院认为,小i注册专利未有完整说明整套技术实施方法,判苹果胜诉。小i其后提出上诉,获最高人民法院接纳。
《科技日报》曾引述分析指出,如果小i专利获法院裁定成立,将可以此案为基础,进一步向Google、百度等有类似产品等公司发起诉讼。
---END---
【深圳中细软温馨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感谢!
想了解更多知产资讯可关注公众号: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ID:ZX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