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393知产平台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
叁玖叁科技-商标平台

搜索

商标注册 闲置商标 专利买卖 版权买卖 立即取名

行业资讯 > 资讯详情

他在注册商标时犹豫了几秒,却付出百万元损失的代价!

2017-12-22 09:24

中华小吃博大精深,许多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都是民间大厨自己创立的。但是这些民间大厨做饭在行,对于知识产权却是一言难尽的。

“蒋一碗”是一家以重庆小面为主的面馆,经过十多年的经营,获得了“中国名点”、“中国面条十佳连锁”的荣誉。重庆小面蜚声在外,但注册商标的则不多,重庆小面50强仅有14件注册商标,“蒋一碗”也是如此。



在2004年的12月,有朋友提醒创始人蒋治华应该将“蒋一碗”注册为商标。但在当时,蒋治华对商标注册了解不多,便有些犹豫,但这几秒钟的犹豫却让蒋治华的商标申请晚了几个月才提交,没想到提交后却等来了驳回通知书。原来有人抢先将“蒋一碗”注册到43类餐饮商标上,并且在2008年5月进入公告期。


两个“蒋一碗”相差了将近4个月时间,因此在前期查询时,蒋治华并没有发现对方的商标,直到收到驳回复审才发现问题。



那么这个鲜红君又是谁?蒋治华通过排查,发现加盟商中有一人,除了名字与国家商标局上不同,地址、身份证号等都很接近。这让蒋治华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对方蓄意抢注,遂向国家商标局提交了商标异议书。


经调查,蒋治华曾在2004年11月8日,与赵娟签订加盟协议,在北碚开设一家加盟店,而赵娟正是被异议人鲜红君的侄女。鲜红君正是通过赵娟,得知‘蒋一碗’的品牌价值,抢注了商标。起初,他希望通过商谈拿回商标,但鲜红君却表示,蒋治华需支付30万元商标转让费,或是让她拿到商标权,许可给蒋治华使用。


蒋治华当然不会同意,随后,根据蒋治华提交异议书。国家商标局裁定蒋治华提供证据材料、异议理由成立,驳回鲜红君的商标申请。

你以为蒋治华就可以拿到自己的商标了吗?没那么简单。原持有人鲜红君不服商标局裁定,于2009年5月10日向商标评审委提出复审申请。这起案件又进入了漫长的法律流程中。


鲜红君认为,自己无论是企业字号还是商标的申请时间都要远早于蒋申请注册的时间。蒋一碗”是其多年持续使用、并精心呵护的品牌,早在2000年,她就在北碚区开设首家餐饮店,主营面食。“蒋一碗”从其创业之初至经营多家分店就与其伴随,并于2004年获得饮食店的字号保护,2005年1月21日在43类申请注册商标。


这种说辞让创始人蒋治华气不打一处来,他质疑既然是鲜创下的品牌,为何不用“鲜一碗”?蒋治华称,之所以会将店名取名为“蒋一碗”,是取“以一碗而容百味”、“一碗引来三千客,两根箸挑起四方香”之意,加之自己姓蒋而得名。


最终,商评委对鲜的主张不予支持,维持了原裁定。至此,历时近10年的“蒋一碗”商标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枚耗费10年才赢回的商标,却让蒋治华笑不出来。虽然保护住了自己的品牌。但十多年来,“蒋一碗”损失巨大。由于“蒋一碗”的商标所有权的归属问题迟迟未决,不少加盟商都心存疑虑,而放弃加盟。“每年都有2~3成有意加盟的商家因此放弃,按每年近百家新增加盟商、每户1万元加盟费计算,至少损失百万元。


十年里,“蒋一碗”被人抢注,多家加盟商望而却步,这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品牌价值的损失,如果这十年间“蒋一碗”能集中精力发展,也许会取得更大的成就,遗憾的是这10年全花在了漫长的官司诉讼中。


因为创始人犹豫不决,导致老字号品牌被抢注的案例并不少见,在餐饮界里更是严重。有一些知名的小吃出名后,正牌依然在深巷中,而冒牌却因为注册了商标开在大街小巷,吸引无数食客。消费者不注意很难分辨清楚。


未注册、未续展导致知名商标流于他人手中的案例比比皆是,直到自己的市场被挤压时才恍然大悟。其实商标注册并不复杂,对于很多品牌来说,不求全类保护,只求重要的核心类别不要落入他人之手就好。像餐饮、服务等品牌,更加需要商标保护来维持自己的口碑,维系顾客的信赖。


希望民间大厨们,不仅会做菜,更要用实际行动保护好自己的“    金字招牌”。

易名商标APP横空出世,0代理费注册,专属顾问解答!错过就没有啦~

咨询
移动端
  • 小程序-商标服务
  • 小程序-商标查询
  • 知产公众号
  • 商标app
帮助
知产
社群

加小小,进知产交流群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