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一家店的名字是“叫了个鸡”,你心里会怎么想?至少在许多市民看来,是有点辣眼睛的。
一则来自上海工商管理局的处罚书引起了热议。因为不仅罚金重,而且处罚对象也非常的“抢眼”。
根据处罚书上的解释,这家餐厅的在门店、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各种地方使用了诸如“叫了个鸡”、“没有性生活的鸡”、“和她有一腿”、“真踏马好翅”等宣传语。违背了社会的良好风尚。
在证据中,有一份证据是调查人员收集了媒体对“叫了个鸡”事件的新闻报道及相关评论页面,证明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依法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可吊销营业执照。
2、早已被责令整改
早在2016年,“叫了个鸡”凭借出格的名字和营销,通过连锁加盟的形式在全国多省市开了加盟店,店面开多了,也就引起了市民的注意,随后多次被媒体报道,质疑该企业以低俗博出位,引发争议。
媒体大量曝光后,各地工商总局迅速跟进调查,对不少店面的宣传和招牌进行拆除。而该企业也表示会在一周内对品牌、菜单进行整改。随后把名字简单改成童子鸡、鸡翅、鸡腿等。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根据商标局官网的查询,即便已经有企业被重罚,但依然有人在锲而不舍的申请这类商标。
不过在被工商管理局处罚之后,以上的商标算是没用了,于是他们决定改名字,目前正在向商标局申请“小黄鸡”商标,商标处于实质审查阶段。看来他们是打算把“叫鸡”进行到底了。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的企业取名已经不能走寻常路了。
普通词组的注册通过率太低,创意品牌名想要让消费者印象深刻又太难。于是就诞生出了一批通过打擦边球来求关注的名字。
为了创意而取一些比较夸张的名字可以理解,但创意与低俗往往就在一线之间。即便真的使用了一些擦边球的店名或宣传,也需要非常谨慎的控制分寸感,否则会引来法律的制裁与消费者的反感。
企业在申请商标时,最好不要为了跟风而取一些打擦边球的名字,为了博出位、追热点而想出来的奇葩店名,很大一部分会随着热度褪去而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