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商标近似判断具有主观性,它是个客观事实!
商标近似的审查,是审查员以审查规范为基础来进行审查判断,既然是人工审查,就一定存在主观的因素存在。因此,商标近似审查可以说是一场注册人与商标审查员的博弈。
有时相同商标,不同类别审查,有的通过,有的则被近似驳回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审查员的判断不一导致的。
对商标注册没经验的人常常因此陷入困惑,而许多人选择商标代理机构也是因为他们能通过大量的商标注册案例积累经验,从而提供一个更专业准确的判断。
虽说判断商标近似的确存在主观因素,但也并非不可揣测。商标近似判断,一定是有据可循的。
小铭今天决定带大家一探商标相似的奥秘:
一、汉字篇
1.商标汉字在审查时,主要从构成元素是否相同来判断相似。只是设计、读音、排序不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就判定为近似商标。如:“金太阳”与“太阳”近似。
2.如只有一个单字,读音相同且字形相近,判定为近似商标。如“千”与“芊”。
叠字与单字判定为近似商标。如“小”与“小小”。
3.如果是多个汉字,那么首字读音相同且字型相近的,有较大几率判定不近似,如“千记”与“芊记”,若情况发生在第二个字,就有很大几率被判定近似,如“千记”与“千纪”。
4.多个汉字里,如果增加了一个汉字改变了商标整体含义,那么较大几率判定不近似,但如果含义没太大区别,仅仅在程度上提升,一般为近似。如“环球”和“环球人”一般不近似,但“环球”和“环球王”则为近似。
总之,如果汉字商标有近似风险,可以通过加字和减字可以使得含义产生较大区别来避免风险,而加字又以加在首字为优。
中文近似商标案例参考:
二、英文或字母篇
英文或字母商标判断近似的标准与中文差不多。也是从构成元素、读音、排序来判断。如果容易造成误认,则为相似。大体上可分为无含义和有含义的英文商标。
无含义的英文商标:
首字母不同,一般判定为不近似商标。首字母相同,仅其他字母变换顺序,就很容易被判定近似。
如果变换的是字型相近的字母,如C与G,O与Q,I与L等。只有一个字母不同,且字形相近,若发生在首字母,较大几率判定为不近似。若发生在后两位字母,则视表现形式的近似度,有可能判定为近似商标。
如果增加不同的字母,较大几率判定为不近似。若增加的是相同字母,则较大几率判定为近似。
有含义的英文商标:
在有含义的英文商标中,还要审查其中文翻译。
两个都有含义的英文,中文含义不同,字母差别较小,或者中文含义相同,字母差别很大,审查员一般判定为不近似。
英文的复数、不同时态、不同词性之间,判定为近似商标。
几个有含义的英文组合起来,交换顺序,较大几率会判定为近似商标。
英文商标相似案例参考:
图形商标不像汉字与英文那样有相对具体的标准来判断。主要还是从商标图形的构图和整体外观来判断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图形商标相似案例参考: